• 織物后整理助劑應用技術

    發布日期:2021-07-30瀏覽次數:

    織物后整理助劑應用技術

     

    滌綸堿減量厚面料的懸垂性

    在堿減量工藝后,發生面料疲軟,懸垂性、彈性下降的現象,要求恢復彈性,增重,增強懸垂性及耐洗回復性。實踐證明,用本公司BD-130陰離子性的室溫自交聯單氨型硅微乳,可以滿足上述要求。堿減量稍有不足時,用BD-130陰離子性的室溫自交聯單氨型硅微乳,與BD-1007-30弱陽離子的雙氨型氨基硅微乳,在工作浴液中配合使用,可以產生協同效應,提高面料的柔軟度。

     

    提高純羊毛羊絨的柔軟性的助劑

    抗縮抗氈化抗起球可以通過“一加一減”化學法得到有效改善,但手感整理依然重要。柔軟劑優良的成膜性能是柔軟品質的關鍵。由于高分子線性聚合物是非交聯的,被處理織物呈現油滑手感,不是理想的柔滑;而交聯成橡膠化的結構,則使滑度降低。所謂優良的成膜性能應該是干爽型的柔滑,其化學成分和結構,需重新考慮。本公司生產的BD-10076-80A是一種高濃縮(有效含量80%)的改性氨基硅微乳。將其稀釋至20~30%濃度,即可以成為柔軟劑。

     

    不剝鱗的純羊毛、羊絨的抗起球柔軟處理

    高檔羊毛(絨)制品,出口定單要求不剝鱗,從而對抗縮抗氈化抗起球的處理要求難度增加。本公司開發研制的BD-CN-2平滑劑、BD-10076A2-80柔軟劑復合使用,可以滿足上述要求。

     

    /七毛、二/八毛毛紗及成衣獲得接近純羊毛的手感

    腈綸與天然羊毛分屬不同的物質,適用的柔軟劑也分屬不同的體系,因而一直成為柔軟的難題。事實上,為降低成本,生產廠家的毛紗成品,也有質量優劣之分,混紡材料中的羊毛,有的質量低劣,使柔軟難度陡增?,F在流行的方法是用雙氨型氨基硅微乳與平滑劑的復配,平滑劑一般使用高分子的羥基硅油及交聯劑,可以使纖維表面形成油膜。但油滑感易返粘到手上,說明并非是結合性的。這是明顯的缺陷。此外高分子聚合物乳化穩定性差,柔軟劑靜置即分層,影響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。推薦使用本公司開發研制的BD-CN平滑劑、BD-10076A2-80柔軟劑復合使用,可以滿足上述要求。

     

    絹絲柞絲及絲羊毛混紡毛紗及成衣的手感

    這類產品均需要柔軟劑有良好柔順性,使處理后的織物有良好的纖維抱合力,且要求保色增深,使被處理織物色光純正。純絹絲本身質地優良,可以使用片狀柔軟劑與單氨的陽離子硅微乳(如本公司BD-ME4)復合物,或單純用BD-ME4陽離子硅微乳做柔軟處理。絹絲與柞絲的混紡織物,由于柞絲手感粗糙,纖維短脆,要求柔軟劑有優良的成膜性能。絹絲與羊毛混紡毛紗,與絹絲與柞絲的混紡的織物情況基本相同。本公司BD-1007R-30柔軟劑,專門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研制,推薦使用。

     

    天絲混紡毛紗及成衣的柔滑手感

    醋酸纖維類混紡織物遇水發硬、干后疲軟,要求柔軟劑兼顧柔軟、滑爽、硬挺的風格,單純雙氨型氨基硅微乳,不能滿足上述要求。必須采用特殊改性處理的柔軟劑,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。本公司BD-10078-80專門為解決天絲混紡產品的柔軟處理要求而設計,推薦使用。

     

    錦綸、氨綸襪的優良手感

    成品襪柔軟處理要求獲得天鵝絨般的柔滑手感,并且要求襪的回彈性、回復性,拉伸率得到進一步改善。一般用雙氨型氨基硅微乳可以達到相應滿意的程度。但是,成品襪對氨基硅油的細微變化敏感。氨基硅油的氨值、粘度、揮發份含量以及改性程度,都會影響襪的手感。要保持手感整理的穩定性,對柔軟劑品質穩定的要求十分嚴格。純棉交織氨綸襪的柔軟處理,主要針對染后手感下降而進行。其中還需考慮定型工藝對手感的影響。推薦本公司柔軟劑如下:BD-1007-30適合普通要求的柔軟處理,成本低,適用面寬;BD-1007-90是一種高吸附性的氨基軌油預乳化體,可以提高上油率、縮短織物浸漬時間,提高工效,達到超滑手感;BD-10076-80是一種超滑型的氨基軌油預乳化體,適合氨綸包芯絲純棉襪的手感處理;如果要達到絲絨般的手感,推薦使用BD-10076A2-80柔軟劑。

     

    滌綸高速縫紉線的防熔斷滑爽處理

    滌綸縫紉線在高速縫紉(4000 ~10000/分鐘)時,由于絲線快速通過針眼的摩擦產生熱,使針頭升溫,以至熔斷縫紉線。所以必須將縫紉線作柔滑處理。方法是用二甲基硅油浸漬處理。由于市場競爭,迫使生產企業競相壓價,并竭力降低成本。目前市場上有超低價(13/公斤)的二甲基硅油,實際上是摻白油(高達到50%),并且是用廢聊裂解物生產的二甲基硅油。為什么仍然有市場?因為內銷滌綸縫紉線在使用時,一般只要求600/分鐘,與高速縫紉還有很大距離的緣故。鑒別二甲基硅油中是否含有礦物白油,只需沾在手上用肥皂洗,就可以鑒別。礦物白油容易洗除,二甲基硅油不容易洗除。

     

    人造絲線的柔滑處理

    理想的絲線處理劑,應具備增亮、滑爽、抗靜電、優良的抱合力的特點。傳統的雙氨型氨基硅微乳與陽離子羥乳復配的柔軟劑,應在淘汰之列。代之以特種改性硅蠟乳液,是今后的發展方向。本公司新研制的BD-3231F絲線處理劑,是一種可溶解的硅蠟制劑。既可被溶劑稀釋,或與蠟及礦物油相容,又可以直接用水自乳化分散,或用少量乳化劑配制成各種乳劑。由于是一種100%的原油,最方便、輕松地應用是隨意直接用水稀釋至細膩的乳狀液使用??捎糜诟邫n絲線的平滑、柔軟、抗靜電整理,是傳統的硅油乳液的更新換代產品,它克服了硅油乳液容易發生漂油,沾污纖維的缺陷,由于不用或極少使用乳化劑,對染色絲后整理的色光改變影響小。經BD-3231F處理的絲線,柔順光滑,色艷亮澤,絲線斷頭率、劈絲牢度得以改善。由于助劑具有親水、自乳化、抗靜電性,故在處理工序中,機械設備不易污染,容易清潔,本助劑對人體安全無毒,屬于綠色助劑。

     

    純棉深色織物的增深處理

    為了彌補織物染后色澤的偏差,許多深色織物都需要作增深處理。純棉織物的要求更高。本公司有針對地開發研制成功BD-29-8增深劑,不僅可以使被處理織物滿足色澤、色光、色牢度要求,而且兼具柔軟手感。染后固色、增深(增艷)、柔軟整理一體化,是今后發展的方向。

     

    柔軟整理中粘缸粘輥

    硅油柔軟劑引起粘缸粘輥,常見的有以下原因:1、氨基硅油本身。制造氨基硅油的環體原料純度會對氨基硅油質量有影響。2、氨值。氨基硅油的氨值低,乳化性差,容易出現粘缸。3、乳化體系。乳化劑選擇不當,或乳化劑配比過小。4、柔軟劑復配不當,有陰陽離子發生反應。4、工作液反復使用。5、水質偏硬,水中金屬離子超標。6、工作液PH值偏酸或偏堿、7、工作液中金屬鹽超標。8、工作液溫度偏高或存在蒸氣直接對工作液加溫。9、脫落纖維過多存在于工作液中。10、柔軟劑浴比過大。11、清缸不及時。

     

    柔軟劑的合適的添加量

    目前,由于被處理織物品種多、工藝條件各有不同,柔軟劑作為織物后整理助劑,添加量的大小差異很大。這其中,也包括柔軟劑作為產品,其有效含量的定位。這常常是導致用量不當的原因。

    20%有效含量的柔軟劑產品為例:

    織物類型

    工藝

    傳統浴比

    現在流行浴比

    滌綸為主的混紡厚型織物

    浸軋

    10~20g/L

    20~40g/L

    滌綸為主的混紡厚型織物

    浸軋

    5~10g/L

    10~20g/L

    腈毛毛紗

    浸漬

    4~6%(干重量比)

    6~12%(干重量比)

    從以上列表可以看出,柔軟劑使用量的增加,是一種趨勢。

    通過增加助劑用量,來提高織物整理效果,往往是染整企業經常使用的方法,也成為一種思維定勢。結果使成本增加,功效降低。

     

    柔軟劑超量使用會導致什么結果

    一般情況下,只要柔軟劑產品的分散穩定性好,被處理織物在超量柔軟劑環境中,不會有明顯的損害。我們曾做過成衣柔軟整理的試驗。有一家染整廠接到一份純棉成衣沙洗訂單,要求處理到樣品的手感(濕、滯、軟)。用5%雙氨型氨基硅微乳直接當工作液使用,結果達到了客戶需要的手感。這是柔軟劑超量使用的一個例子。從表面看,多用柔軟劑似乎沒有什么壞處。

    但問題還是明顯存在的。首先是成本的提高。其次,過量使用化合物,對穿著性有害無益,也容易被測化學物超標。其三,容易發生工藝環境及排放污染??椢锏奈毫渴且欢ǖ?,超濃環境中,灰毛更容易通過毛細效應而積聚,引起粘缸、粘輥。過濃殘液的排放,增加環保處理成本。

    筆者在一家染整企業調研時,建議將助劑減少50%,作試驗。對比結果,柔軟效果沒有改變。這項工藝改革,使助劑的價格降低一半。一方面,企業要降低生產成本,其中包括不斷向助劑供應商提出降價要求。另一方面,不斷增加助劑的用量,而使得成本居高不下。這是值得思考的。

    所以建議,染整企業,應該定期(3~6個月)要例行助劑用量形式檢測。具體方法:以當前用量為基準,分別向低、高兩邊擴展,一組對比不少于五個樣板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不卡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洱源县| 公主岭市| 临沂市| 包头市| 汶上县| 宣汉县| 柯坪县| 宜良县| 水城县| 广南县| 蒲江县| 莒南县| 芮城县| 兴义市| 休宁县| 综艺| 奎屯市| 建阳市| 元谋县| 泗洪县| 峨眉山市| 临泉县| 秦安县| 新沂市| 镇平县| 丹凤县| 安庆市| 南阳市| 广东省| 崇左市| 保山市| 台东县| 东乡| 阿拉尔市| 广宗县| 高青县| 库伦旗| 临潭县| 内江市| 宁国市| 彰武县| 宜君县| 廉江市| 竹北市| 黑龙江省| 武胜县| 维西|